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人生愁恨何能免---我看"楢山節考"四




整部影片自始至終.色調與燈光都是很灰暗的.人物的衣裳臉孔都沾著泥土.這是一堆陷在貧窮裡幾百年爬不出來的人.

看完這部片.讓我想起另一部經典之作"送行者".

"送行者"是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男主角是位專門幫往生者化妝的禮儀師.他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不負責任地拋棄了他.多年後重逢.父親卻成了一具冰冷的遺體.怨恨著父親的男主角掙扎著該不該送父親最後一程.

最終.男主角還是替父親服務.莊嚴肅穆地送了父親最後一程.送完父親的同時.也就同時選擇原諒.多年的恨魘不再囚禁他的心.更有信心和希望去面對未來.

仇恨不能使人快樂.原諒才能.

"送行者"的主角最後是得到救贖的.整部片色調和光線都很明亮.如同預言著結局.

"楢山節考"的主角卻有個負責任的慈愛母親.成長過程即使不富裕卻從不缺愛.然而從送母親上山那刻開始.他的生命注定要煎熬在無窮的缺憾裡.

人生的過程與結局.該如何抉擇呢???

有人重視結果.不管過程如何艱辛.只要結局是好的.之前所經歷的一切都能得到慰藉.

有人重視過程.認為只要過程美好.結局如何並不重要.

前者就如同"送行者".後者就如同"楢山節考".

然而.結局如何真的不重要嗎???曾擁有母親全心的愛.面對母親的犧牲就能沒有遺憾嗎???而缺憾的過程.因為失去父親而充滿荊棘的成長創傷.真的在送走父親後就能得到平撫嗎???

如果過程和結局都很重要.那麼人生有幾件事可以這般十全十美的呢???

很少.甚至可以說沒有.所以.人生愁恨何能免???

既然過程與結局兼美太難.那麼.只要有一個是好的.生命,就值得我們全力以赴.

人生愁恨何能免---我看"楢山節考"三



阿鈴婆婆為了讓辰平能狠下心來送她上山.就忍痛將自己的兩顆門牙硬生生撞斷.滿口鮮血.佯裝虛弱.為了在自己走後.家中仍能有女人照顧.雖然家中貧困娶妻困難.她還是費心幫辰平娶進了續弦.來照顧這個家和辰平與死去前妻所生女嬰.並將一身本領教給新媳婦.

因為貧困.村子裡的人有棄嬰的習慣.女嬰可以賣.若生了男嬰養不起便只能拋棄.所以家家戶戶都希望能生女兒紓解經濟困境.而生了男嬰.水邊田間山上任意棄置.餓死也沒人管.

阿鈴婆婆的養子就在家田中發現一具男嬰的屍體.他的第一個反應並不是感到可憐同情或報官處理(他本身也是被阿鈴婆婆收養的棄嬰).而是埋怨田種不了.到處調查是誰家生的孩子.希望對方出來處理遺體.他好繼續種田.然而村民沒人肯承認.更沒有人關心男嬰失去的寶貴生命.

新媳婦很能幹.不過食量很大.加上十幾歲的孫子左介苟合了村裡的少女阿松已經懷孕.也吵著要娶妻.越來越浩繁的食指讓阿鈴婆婆更強烈意識到自己必須趕快上山.

後來阿松全家都被村民殺死.懷了孕的阿松也不例外.因為他們家人口眾多.一家之主的父親又瘦小.種出的農作物無法供養全家.不得以只好偷其他村民的收成.無法獲得村民原諒地被血祭楢山神.

不耐飢餓.不得以而為的偷竊卻要一家性命來陪葬.不也是人性的扭曲???但其他的村民.日子也不好過啊.

村子裡有一些窮到沒有女人願意嫁的男人.為了解決生理需求.他們只能選擇和母秋田犬發生關係.就像阿鈴婆婆的養子.他也長成了.到了有欲望的年紀.但窮加上體臭.沒有女人願意接受他.他只能選擇和狗發生關係.無從宣洩的慾望讓他躁動地成天虐打家裡的牛影響收成.為了家計.哥哥辰平還求自己的妻子和自己沒有血緣的弟弟共度一夜.

和大嫂一夜情豈止是扭曲???簡直是亂倫了!!!

阿鈴婆婆無力替養子娶媳.但她四處求村子裡的年輕女人.總算求到了一位嗅覺不大好的.願意和養子發生關係.

在準備上山的過程中.阿鈴婆婆知道了一個秘密.其實多年前.她的丈夫並非逃跑.而是不願意背婆婆上山.被懼怕遭村人看不起的兒子辰平射殺了!!!

那麼多年前.辰平可以怕家裡被村人看不起而殺死他親生父親.可是輪到自己必須背負母親上山.辰平猶豫了.

飾演辰平的緒形拳演技很好.全片從頭到尾.他的臉上總是籠罩著一股化不開的陰鬱.那是必須親自送母親上路的掙扎和痛苦.因為那抹憂鬱.我在看這部電影時一直心存僥倖.總以為辰平也許可以不同於其他人.他可以想出其他更好的方法而不會揹母親上山.

然而.他仍然背著母親上路了.上山這橋段.導演用了很長的時間來拍.其實就是辰平背著母親走路.沒甚麼特別.卻讓觀眾看了非常沉悶.難過.我想.導演也想藉此.讓觀眾體會辰平此時的心境吧.
這段路上.導演特寫了烏鴉和貓頭鷹兩種鳥.凸顯孝與不孝間的掙扎.烏鴉是孝鳥.而貓頭鷹卻是一出生就把母親吃掉的不孝之鳥.

相對於阿鈴婆婆從容就義的堅決.村中也有另一位老人必須同時上山.然而那老人哭著不願意.一直掙扎.兒子索性將一身綑綁的父親丟入懸崖.

失去父親雖然痛苦.對村民來說.百年來的傳統.異樣眼光的壓力才是村民們更難以承受的.
貧窮.連子女愛父母的天性都能扭曲.

到了拋棄老人的地方.遍野的白骨.等吃的烏鴉.辰平捨不得地哭了.阿鈴婆婆卻要辰平聽話.回家.辰平不肯走.婆婆痛心地甩了他巴掌.將他打走了.

此時.雪開始下.對這些上山的老人來說.下雪是種幸運.因為他們可以很快地凍死.不會有太大的痛苦.

辰平就這樣.看著雪落在母親頭上.肩上.慈愛的身影漸漸被雪淹沒.

這是他從一出生就褓抱提攜.不辭辛勞.事事以他為考量.將一切全給了他和他的家庭.最後連自己的生命也奉獻出來.成全了他的生命.偉大母親的最後身姿.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猶護花.

辰平回到了家.日子還是一樣的過著.張羅一切的妻子身上的衣服多了繡花.孩子也穿上了彩色的衣裳.

辰平苦澀地看著這一切.噙著淚喝下熱湯.窗外的雪依然在下......

人生愁恨何能免—我看《楢山節考》二



該回到正題了。

在探討因極度窮困而扭曲的人性主題中,電影《楢山節考》可說是代表作。其實本片的故事並非日本獨有。中國某些偏鄉也有著這樣的習俗—殺掉無用的老人,減少糧食耗損,維持家庭的存續與後代的繁衍。最有名的即是〈郭巨埋兒〉故事。郭巨的家鄉也有著將老人送上山任其自生自滅的習俗。但郭巨不願這麼做,只是經濟上的壓力卻讓他無可逃避,於是,他選擇犧牲自己襁褓中的兒子,欲將之活埋。當然最後這個幸運的小嬰兒逃過一刼,老子郭巨也賺得大孝的美名,郭媽也沒被送上山,算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只是,丟棄父母是人性的扭曲,活埋兒子難道就合理?這樣的行為譴責一萬次都嫌不夠,然而,倉廩實才知榮辱,連吃都吃不飽的無奈,旁人的譴責只能梗在喉嚨裡。
不是每個故事都有皆大歡喜的結局,這種遺棄老人的悲劇有更多如同《楢》片劇情一樣,代代相傳且行之百年。

片中女主角阿鈴婆婆,已經69歲了,村裡的習俗,老人一到7o歲,就必須由兒子背上楢山,一人在山上自生自滅。阿鈴雖然明年就必須上山,但她的身體還很硬朗,牙齒能咬斷編席子的草,還能下田、織布、捕魚,非但不會造成兒子負擔,還有很大的生產力。她的丈夫早年因為不肯背婆婆上山而逃走,她一肩扛起家計,養大一個親生兒子,一個養子,將家事處理得井井有條。即將上山的命運她坦然面對,卻因發現親生兒子辰平性格越來越像丈夫,擔心辰平不忍背她上山。

而村子裡,百年來根深蒂固的習俗,如果兒子不忍背父母上山,是要被看不起,被欺負,一輩子抬不起頭來!

人生愁恨何能免—我看《楢山節考》一



最近看了《楢山節考》這部日本電影經典之作,雖然我並不喜歡其中沉重的氛圍,但還是想為它寫些什麼。

會知道這部片子,是因為最近的我,很沉迷研究日本「都市傳說」,其中有一個命題,是「存在於倉庫中的詛咒」。包括造成女人小孩死亡的神祕盒子「取子箱」、即使不靠近水邊也能把人溺死的「黑色毛線團」。有人開玩笑說,把日本人的倉庫搬出來,就能統治世界了。

這兩個傳說的共同處,在於詛咒產生的背景,都是幕府時代專制下飽受迫害,人性變得扭曲的窮困百姓,強烈意念發出的詛咒 。

有很多人覺得日本人很變態,變態的定義,我認為是與眾不同,甚至是超乎常人的執念,這也就是為什麼,日本的「生靈」傳說特別多的緣故。

簡單先談談「取子箱」。那是幕府時代窮困百姓遭受統治階層迫害,連孩子都養不活,常常為了減少開銷而必須忍痛殺嬰,怨恨不斷累積,後來有鬥爭失敗的流浪武士來到村落,教村民用嬰孩犧牲的血放入取子箱,再把這帶著濃重怨恨詛咒的箱子,放到統治階層家中,那家裡所有的女人和小孩都會被咒殺,絕子絕孫(殺女人和小孩,感覺很像甄嬛傳裡會出現的東西)。

而「黑色毛線團」則是水災頻仍的年代,為了平息水患,以活人獻祭河神,而被獻祭的人頭髮會被剃下來,百姓相信他們的頭髮能保護活著的人免於水患。所以,黑色毛線團,其實是黑色頭髮團。在當時,水患的確平息了,但犧牲者的怨恨卻成了詛咒寄托在頭髮內,咒殺所有發現它的人。

類似的傳說中國其實也有,也一直有人在做,那就是「打生樁」。建橋時為了平息河神的憤怒並確保工程順利,會將一名男童活埋在橋頭,一名女童活埋在橋尾,他們就會成為橋的守護神。這習俗,傳說是魯班開始的。但我認為其中有很大的問題,被無辜獻祭的人照理說應該十分怨恨,又怎麼會保護活人,成為守護神?

那一場雪





日劇"仁醫"中.整部戲裡我最喜歡的女性不是主角橘咲.而是女二的花魁野風.她是女中豪傑.也是個聰明的女人.她雖然喜歡南方大夫.卻知道自己並不適合他.野風用理智,為自己選了一個對自己.對大家都是最好的結局.即使那個結局對她感情上造成的.是沉痛的缺憾.

"好想變成雪啊.這樣就能落在他的肩上了~~~"

 
她知道自己身為藝妓,不被世俗所接受.這是她安於卑微身分的前提下所做的.最美的一個夢.

南方大夫夠忙了.他的生命和精力必須獻給所有病人.但他何其有幸.得到野風那
份深重.
卻絲毫不對他造成負擔的感情???

她離開南方大夫的那天.老天善解人意地.為她下一場雪.落在了南方大夫肩上.

孔子與蘭花

 
 
〈猗蘭操〉孔子原文:
 
習習穀風,以陰以雨。之子於歸,遠送於野。何彼蒼天,不得其所。逍遙九州,無所定處。時人暗蔽,不知賢者。年紀逝邁,一身將老。
翻譯:

山谷裡的風徐徐吹來.陰霾遍佈的天看來就要下雨.我將回到我的故鄉.而你在遼闊的原野裡為我送行.唉.蒼天啊.這樣的你為什麼不能生存在適合自己的地方呢???九州國土廣大.我卻居無定所.在這亂世裡.君王遭小人蒙蔽.不知賢者的存在啊.我的年紀已經老邁.身體也衰弱了.還有多少時間能展現自己的抱負呢???
 
孔子在周遊列國時.看見一株生長在雜草中的蘭花.開得如此茂盛.可這君子之花.不是該開在幽谷之中嗎???又為什麼會與小人般的雜草同列呢???孔子傷蘭.也因而自傷.這個想改善亂世的熱情理想主義者.終其一生無法做到.但他透過教育.在文化上的成就.卻照耀萬古長夜.
 
所以.他有個知音.叫韓愈.也擬做了一首幽蘭操.來安慰這在世時.沒意識到自己的努力.對後世影響多麼深遠的至聖先師.

 
〈幽蘭操〉韓愈原文: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采而佩,於蘭何傷。今天之旋,其曷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貿貿,薺麥之茂。子如不傷,我不爾覯。薺麥之茂,薺麥之有。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翻譯:

蘭花開得如此茂盛.香氣遠揚.就算沒有人將它採擷配戴.對蘭花又有什麼傷害呢???君子又何嘗不是這樣???就算無人賞識.他的德行能力難道就不存在了嗎???就像孔子.即使不受重用.其思想和文章一如蘭花香氣.是掩藏不住.終究要"揚揚其香".我今日的流浪是為了什麼???還記得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路途中.雪霜之勢盛大.在這惡劣的環境中.薺麥小草卻長得如此茂盛.而身為王者之香的我.又有什麼好害怕的呢???最是傷害君子的亂世.越能看出君子的操守.

韓愈以"不採而佩.於蘭何傷"來安慰孔子.他.已不需要靠人重用.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後來.周潤發主演的孔子開拍.劇中主題曲根據韓愈的幽蘭操加以演繹.別是一番風味.在這首歌詞中已經完全看不到自憐自傷的悲觀情緒.充斥的全是積極進取的情懷.孔子.你該為自己.為中華文化感到驕傲的.

 
〈幽蘭操〉原文:(王菲主唱)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眾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蘭何傷?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夢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翻譯:
 
蘭花的葉子,長長的,在風中搖曳,優雅而飄逸;蘭香,在風中升騰,向四方飄揚。蘭香所及之處,所有花香都黯淡無味,並成為蘭香的一部分,眾多的花香拱衛著 蘭香,蘭花的芬芳,遠而不淡,近而不濃,幽幽的從中心向八方輸布。蘭是香中之王,如果沒有人認識到而不去采摘佩戴他,對蘭花而言,又有什麼妨害呢。
 
一天接一天,一年接一年,東南西北,四方都走遍,我雖然像香蘭一樣,不以無人而不芳,不過我也在積極地尋找實現自身社會價值的機會。周文王夜夢飛熊入帳, 渭水之畔訪遇太公望(姜子牙,因周文王有“興周之業,先祖早寄希望于太公也”之說,故名太公望),從而奠定周朝800年基業,這是多麼讓人嚮往的啊。蘭一 旦被王者采摘佩戴,定會讓其清雅的芬芳和其間蘊含的思想如日月般光耀。
 
雪霜鋪天蓋地,樹冠上厚厚的一層,雖是冬天,但看起來萬物都像更加茂盛了一樣。嚴寒中,蘭的花蕾,靜靜的孕育和等待,在忍耐中積累。蘭之所以有王者之香,是因為在寒冬中孕育了花蕾,如果人們能明白這是君子應該遵守的道理和法則,那麼, 那麼後世子孫必定昌盛。
 
歌詞當中更是豁達.表達了用行捨藏的.儒道合一的士人風範.蘭花讓人採擷了.就綻放他的奕奕清香.只要有實力.就算被棄於幽谷.還是不減它的香氣啊!

當我們面臨困境的時候.猗蘭的操守.於孔子.於我們.是不是都能有所啟發???

 

訪舊半為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這是杜甫的一首五古—贈衛八處士中的二句。高中國文課本收錄。這首詩的大意是,杜甫前去拜訪老朋友衛八,衛八是個隱士,家中並不寬裕,卻傾盡所有來殷勤款待。久未見面的二個人,因為見面難得,甚至連夜晚睡覺的時間都捨不得就寢,秉燭夜話。一聊才知道大半的朋友都已經死了,不由得膽顫心驚。而第二天一早,杜甫就要走了,這一走,在幅員遼闊卻舟車不便又戰亂頻仍的當時,不知道今生今世還能不能得到彼此的消息,更遑論相見了。

參加妹妹訂婚筵席,席間聽見姑姑說想辦同學會,但同村的十一個同學已經死了八個,所以沒辦成。姑姑的態度,是談笑自若,可在她的談笑自若中,落實了千年前杜甫的無奈與惶恐。

隨著年齡增長,有一天,我們也會看著身旁的親友一一離去,而且,不會太久,(姑姑才五十幾歲)到時,我們將會用什麼心情來面對人生?我們也會和杜甫有著同樣的慨嘆嗎?這是我喜歡文學的原因,我們說不出的心情,古人早就一語道破。

高中時讀這首詩,只覺得寫得不錯,卻沒有深刻的感受。畢竟,才十七八歲的年紀,朋友也都是同齡的同學,怎麼會有"訪舊半為鬼""明日隔山岳"的情況發生?

後來,考上大學,出社會工作,四散各地,各有各的歷練,各有各的遭遇和人生,再聚一起的機會越來越少,話題也從學業到工作,到另一半,到媽媽經,接著,就該是退休後的生活,然後,誰生了什麼病,開始收白帖,終於有天輪到自已。

"這就是人生。"我對坐在我旁邊的妹妹説。

有勇氣承受這一切嗎?想想很可怕,偏偏每個人都如此堅強,關關難過關關過。

所以,面對吧!不要害怕失去,不要害怕別離,更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和勇氣!沒有過不去的事,只有過不去的人。這就是人生,每個人都一樣。

人生不相見 動如參與商 今夕是何夕 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 鬢髮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 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 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 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 問我來何方 問答未及已 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 新炊間黃梁 主稱會面難 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 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岳 世事兩茫茫

阿勃勒花季

 
 
又是飄著黃金雨,阿勃勒花開的季節,空氣中瀰漫淡雅迷人的香氣,令人心曠神怡。我喜歡阿勃勒的原因,除了浪漫的黃金雨,還有青春的回憶。我已經忘了高中時期的升學壓力有多大,卻忘不了上學途中,那兩排夾著東門路的阿勃勒,像極了美女髻插金色步搖,迤邐而來。

我的青春歲月,屬於白衣、黑裙、落在裙上的黃金雨,台南古都那些年,寧靜的夏季。

浪漫一生




"浪漫一生",是餐廳的名字.

對我來說.那一個雨夜發生的事.是我深埋在心裡永遠的回憶.
 
一個週休二日前,星期五的夜晚.同事替我介紹一位,在屏東服務的男老師.
 
嚴格說,那是一個相親的場合.發生這樣的事,對那位男老師很無禮. 
 
我們約在"浪漫一生"餐廳.是一個有歌手駐唱的民歌西餐廳.
 
那天晚上下著濛濛細雨.使得原本燠熱的屏東顯得清涼.
 
我和男老師,在西餐廳裡對坐.時過九點.餐廳裡的燈暗下來. 
 
waiter在我們之間,點了盞蠟燭.燭光搖曳.有些氣悶. 
 
其實,這樣的相親場合我已經經歷很多次.若不是因同事盛情難卻.我非常不喜歡這樣的感覺.
其對方陳老師,陳小姐這樣的叫,而眼神直直地看著自己時.會為揣測對方的想法而感到壓力與不安.
 
當他,就是那位waiter,為我們點上蠟燭時,我並未對他有任何異樣的感覺. 
 
我點了玫瑰茶.
 
我從來不喜歡喝花茶.那晚點了花茶.必須煮開的花茶.必須由waiter教我如何煮開的花茶.
 
由於與相親對象對坐的煩悶.我開始注意身邊的事物.當時的我看起來.應該是很心不在焉吧. 
 
窗外下著冰綃般的細雨.
 
因為那下著雨的夜.我愛上了玫瑰花茶. 
 
為我們點上蠟燭的waiter,捧著一壺玫瑰花茶走了過來.
 
"先讓小火煮一會".
他將玻璃壺擺在我面前.點起壺底的火. 
 
"然後將擺玫瑰花的玻璃罩拿開.別泡太久."
 
 他的聲音很低沉,卻很輕柔.我感謝他的細心,抬頭望了望他.微笑以示感謝.
 
 他也對我一笑.那種感覺很奇妙.我看不清他的長相.甚至自始至終,一直記不起他的相貌如何.
 
但我記得他的聲音,他的笑,吸引我的注意力. 
 
我看著他的背影,轉身去忙其他的事.
 
他穿著白色襯衫,黑色西裝褲.屬於waiter身份的.很平常的打扮. 
 
我忘了他說的話.要注意火侯之類的.看著他.穿梭在華麗的餐桌之間.
 
他偶而也向我這裡看來,而當我們四目相接,有好幾次,我慌忙別過臉,假裝不看他. 
 
男老師一直說話,不過我不知道對方說什麼.
 
我只知道waiter擦了幾張桌子,疊了幾張餐巾紙. 
 
不久,他向我這裡走來.我轉過頭,盯著燭光,心跳加速.
 
"花瓣可以拿起來了."
他遞過一個小磁盤,替我拿開了玫瑰花瓣. 
 
我竟忘了這回事. 
 
"謝謝."
我對他笑了笑.他也對我回以微笑. 
 
潺潺的雨聲在靜夜裡顯得格外清晰. 
 
靜靜裡,我望著他穿梭的身影.想他心裡,此刻想著什麼???我想再看他對我笑一次.
 
"晚了,我們走吧,我送妳回去."
 
男老師的聲音將我拉回現實.我是一個正在相親的人. 
 
"我還想坐.坐著聽雨."
我不假思索的回答.我的不假思索豈是為了聽雨??? 
 
他在男老師背後擦杯子.一面看了我一眼.
 
客人漸少.待在男老師背後的工作台時間就多了起來. 
 
不知道.是真的互動更多,還是我的眼神更離不開他.
 
他一會兒遞濕巾,一會兒添蠟油,一會兒問我們續不續杯.
 
我這個從來不覺得玫瑰花茶好喝的人.續了兩次杯. 
 
當他從我身旁穿梭而過,我感受到他眼神的溫暖.感受著攫取他的眼神,也被他眼神所攫取.
 
於是,無數次的眼神交會,會心而笑.這場突如其來的小雨,這座華麗深遂的城堡,成了我們兩個人的世界. 
 
那時的我,什麼也沒想,那也許是一種愛戀,卻是一種毫無欲求的愛戀.
 
不想佔有,不想繼續.只想沉浸在那一刻的感覺裡.以這樣保持距離的姿態相對. 
 
只憑心靈相契.那一笑,一個眼神的相契.
 
夜已深沉,眼看餐廳打烊時間已經快到.這一段靜夜的緣分也即將結束.
 
過了今晚,我知道我不會再看見他.
 
他心裡想著什麼呢???他所想的跟我所想的是否一樣???
 
我只想,只求再看他一眼.
雨停了.
 
我和男老師走下階梯,在階梯到達盡頭前,我回首仰望.他倚著欄杆,低頭看著我.報以微笑. 
 
我也回以一笑.
 
而後,走入夜色,走向回家的路.
 
就這麼結束了.就因為這麼結束了.所以,我永遠想念著他. 
 
我明白,我們只能是活在對方記憶裡的人.
 
我是老師,他是waiter.我是職業婦女.他是學生.我的年紀大他許多.有太多現實和人情會阻礙著我
,會讓我們的感覺變得不美.
 
所以,一切就這樣,因為短暫,所以最美. 
 
柏拉圖最深愛的,是一名在街上不期而遇,對他淺淺一笑的女子.
 
這一笑,僅是他們生命中唯一的交點.卻成為哲人心海中,最燦爛的一朵浪花. 
 
我不是哲人.我不認識他.我甚至.忘了他的長相.
 
但是,曾有朵最美的情花,在我們之間綻放著. 
 
儘管,他的凋謝,只一夕之間.


後記:
浪漫一生西餐廳幾經易主.已經停止營業.這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原來的餐廳已經被荒煙蔓草掩埋.
 
 

平淡與瞬間俱成永恆---wondeful tonight





Wonderful Tonight      Eric Clapton 
It's late in the evening
在傍晚時分
She's wondering what close to wear
她心想:該穿哪件衣服好呢?
She puts on her make up
她略施脂粉
And brushes her long blond hair
梳了梳金色的長髮
And than she ask me: "Do I look allright?"
然後她問我:「我看起來如何?」
And I say: "yes, you look wonderful tonight"
我回話說著:「你今晚看起來真美!」

Go to a party,
到了宴會場合
Everyone turns to see
每個人都轉過頭來
This beautiful lady
盯著這位美女
is walking around with me
走在我身旁
And than she ask me: "Do you feel allright?"
然後,她問我:「你覺得還好嗎?」
and I say: "yes, I feel wonderful tonight"
我回應說:「是的,今晚我覺得好極了!」

I feel wonderful
我感覺很好
because I see the love
是因為我看到了
lighting in your eyes
妳眼裡愛的光芒
And the wonder of it all
而且最棒的
Is that you just don't realize
是妳並不了解
How much I love you
我有多麼地愛你

It's time to go home now
是該回家的時候了
And I've got an aching head
我的頭有點痛
So I give her the car keys
於是,我把汽車鑰匙交給她
And she helps me to bed
是她送我回家上床休息的
And than I tell her
我告訴她
As I turn off the light
在我熄燈時候,
I said: "my darling,
我說:「親愛的,
you are wonderful tonight"
你今晚真美!」
"Oh my darling,
「噢,親愛的,
you are wonderful tonight"
妳今晚真美!」



因為覺得這首歌的旋律優美.便下載了它.初聽時覺得它的歌詞膚淺沒有深意.不如它雋永的旋律.

後來.在反覆聆聽的過程當中.我回憶起過去談過的戀愛.經歷過印象深刻的浪漫時刻.也許是第一次去約會的餐廳.也許是一起聽海的那個晚上.也許是寒風中曾騎著機車相依相偎取暖的那條路上.也許是對方對我說過他喜歡的那首歌......其實都很平淡.其實是隨處都可能發生的瞬間.
這些平淡與瞬間.為什麼就算過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依然記得清清楚楚???

因為.這些事物的背後是有深刻意義的.而那意義.是因為人.是因為愛.

歌詞中所描寫的.作者和他所愛的女子.在某個晚上共同赴宴.以及宴後休息時的對話.其實並沒有發生甚麼特別的事.但他一直記得.永遠記得.並為之謳歌.

他發現她所愛的女子是如此美麗.也許事實上那女子並不多美麗.但那一刻.愛在他心中閃耀.而那閃耀的光影.是如此燦美.

而在歌詞最後.有點畫蛇卻不添足地.描寫女友載他回家睡覺.他陶醉囈語.這份眾所矚目的燦美.獨屬於我.

這樣平淡無奇的小事都能令他印象深刻.他是多麼深愛著那名女子???

不管未來是否仍在一起,那一刻就如一張不褪色的相片.永遠停格在他的心中.

所以.歌詞作者並不膚淺.並不詞窮.反而.他很透徹.以最平淡無奇的小事.凸顯真情的濃重。

平淡與瞬間俱成永恆.因為愛.


蘆葦花開 我會再來

 
 
西元2百多年前.諸葛亮揮軍南下.平定南方.七擒七縱孟獲.南方人(現緬甸)原住民不勝感激.請諸葛亮來南方.要奉他為皇帝.不過諸葛亮不肯.南方人依依不捨.問他何時會再過來.諸葛亮看看附近景物.看到蘆葦花開.道:[等到下次蘆葦花開.我便再會過來.]
 
不過歷史上.他沒再來過.事隔1千7百年.有人來了.就是孫立人將軍.
 
1943年.他收到邱吉爾電報.說英國的7千名士兵.被日軍的5萬重裝師圍困.請他解救.他立刻派遣1萬4千名急行軍前往緬甸.不過.急行軍.怎麼能跟 5萬名重裝兵打呢?
 
等到急行軍度過河川.到達緬甸時.可以作戰的士兵卻剩下7000名.但最後.還是打贏了.7千名士兵.怎麼跟5萬名士兵打呢?為什麼會贏呢?
 
當時的老兵回憶:[那時候度過河川.每人身上都長滿了吸血蟲.要拿香菸去點他才拿得下來.還有.每人發兩雙布鞋.因為急行軍.沒有帶太多的武器和裝備.一人一把步槍.刺刀.子彈.就開始上路了.]
 
因為他到達緬甸的路線.剛好是諸葛亮經過的路線.又碰巧那年.蘆葦花開.當地原住民以為.他就是諸葛孔明的轉世(原住民把這個故事傳了將近1千7百多年) 因為原住民的幫助.利用陷阱.出草.割喉.斬首.擊退了5萬名重裝兵.
 
何其美麗的緣分與巧合啊.

老師 我很想你




有時學生回去找老師,
並不是因為多麼想念這位老師,
他們是在追憶過去,追憶一段已然逝去的青春.



愛一次次在心上
刻下不可抹滅的痕跡
因為無法承受對你的愛
所以決定不再愛你



誰說青春就該是燦爛的  
走過歲月  一道道真實的傷痕  
青春  其實比什麼都殘酷  
那些以為是真實的原是虛假  那些以為是虛假的卻再真實不過  
心中的真理逐漸被切割  侵蝕  剝落  
直到成年  麻木了痛  雕成生命的俑